一、工傷傷殘人員退休時有何待遇?
工傷職工經過勞動能力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職工經過勞動能力鑒定為五至六級的職工,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改發基本養老金。
一至四級工傷職工以及5至六級由企業發給傷殘津貼的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退休之后領取養老金的,隨其它退休職工一并調整養老金,但按養老金調整辦法計算調整額低于按工傷保險傷殘津貼調整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八條 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
我國法律上對工傷傷殘人員在退休后可以領取的經濟賠償或者待遇有明確的規定,在具體的處理過程中,可以根據工傷傷殘等級標準,對照法律上規定的工傷待遇項目進行認定,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工傷傷殘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法的認定。
工傷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做
工傷傷殘鑒定期限是多久
工傷傷殘賠償協議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權成立的要件是什么
2021-01-17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賣豬不開檢疫票如何處罰
2021-01-03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