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隱私權是什么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
民法總則隱私權新規定: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傅瑩曾在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此次提交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根據社會新形勢作出了不少調整、創新,比如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社會老齡化趨勢的社會新熱點,進一步完善了監護制度,擴大了監護范圍,尤其關注到了對失能老人的保護問題。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此次提請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四審稿分11章共210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隱私權”在民法總則草案中也得到了確認。
“對于隱私權的保護,我國在立法層面落后于司法實踐。在立法層面中,正式的民事基本法律中一直沒有出現并確認‘隱私權’,直到2009年12月通過的《侵權責任法》中才正式出現‘隱私權’這幾字。而此次擬在民法總則草案中明確提出來,無疑提升了其地位,其宣示意義比較大。”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孟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人民日報》則稱,在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一部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情況下,民法總則草案的這一規定,將為捍衛老百姓(48.710, 1.06, 2.22%)的信息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法律后盾。
民法典各分編擬于2018年提請審議
民法典凝聚了幾代法律人的期許和努力。我國曾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及2002年啟動過民法典的立法工作,卻均因條件不成熟而擱置。
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編纂民法典”。這是黨中央文件首次明確提出要編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牽頭,成立了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務院法制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5家單位參加的民法典編纂工作協調小組,組織工作專班開展民法典編纂工作。
隱私權的維護在現今的法律中已經被提上議程,因此自己需要注意國家的有關規定,盡量減少自己爭議部分的內容,一旦自己不能積極有效的確定就會導致問題的惡化,但是具體的執行情況依舊需要自己在時間上進行有效的掌控,否則自己的權益就會失去積極的意義。
婚前調查侵犯隱私權嗎,什么是婚前調查?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榮譽權都是怎樣定義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會被超期羈押
2021-02-05房屋群租違法嗎
2020-12-27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2020最新債務轉讓協議書范本
2020-11-30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沒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11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