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民法通則,合同法截止日期:2020年12月31日)
如果當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合同,如果合同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則合同無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三條符合下列條件的,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律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三)以法律形式隱瞞違法目的的;(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第二,合同成立的一般要求是什么。所謂合同主體,是指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既可以是未來的合同當事人,也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合同主體不同于合同主體。合同主體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他們是真正享有合同權利、承擔合同義務的人。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依法進行,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合同規(guī)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依照法律規(guī)定享有和承擔權利義務的,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雙方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協(xié)議。也就是說,合同必須由雙方協(xié)商。所謂共識,是指經(jīng)過談判、討價還價,達成的相同意見,沒有分歧。合同的成立應當有要約和承諾階段。要約接受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guī)則,也是合同成立的兩個階段。如果合同尚未被接受,但仍處于要約階段,則合同不成立。合同從合同當事人之間的談判開始,由要約與接受合同之間的協(xié)議確立。
3。最新情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3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條件】民事法律行為符合下列條件的,即為有效: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反社會治安和良好習慣。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當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合同,如果合同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將無效。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yè)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權怎么會喪失
2021-01-20股權變更協(xié)議
2020-11-30一般侵權責任采過錯原則歸責嗎
2021-02-17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guī)定有什么
2021-03-16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婚內(nèi)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jù)嗎
2021-01-13老人贍養(yǎng)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公司提出開業(yè)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保險公估人業(yè)務分為什么
2021-02-02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什么是單獨人壽保險?
2021-0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土地經(jīng)營模式與土地流轉方式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