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114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的可能的違約損失,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這些規(guī)定表明,一方當事人在另一方當事人違約時要求損害賠償?shù)姆绞接腥N:一種是約定違約金,即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一方當事人違約時,應根據(jù)違約情況向?qū)Ψ街Ц断鄳倪`約金。在施工合同中,誤期損害賠償金屬于違約金的一種方式。二是賠償數(shù)額的計算方法。這種方法在建筑合同中應用最為廣泛。例如,F(xiàn)IDIC合同條款第63條和第69條分別規(guī)定了承包商違約和業(yè)主違約情況下?lián)p害賠償金的計算方法。三是依法確定賠償方式。這是《合同法》第113條規(guī)定的方法,主要用于無合同情況下確定損害賠償金額。同時,本文還確立了違約賠償?shù)囊话阍瓌t。一般認為,我國現(xiàn)行合同法采取的是違約完全賠償原則,即違約方應當對受害人因違約而遭受的一切損失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完全賠償原則是現(xiàn)代各國違約賠償?shù)幕驹瓌t,也是各國立法的通則。設定違約賠償?shù)哪康氖鞘故芎θ嗽诮疱X賠償?shù)南薅葍?nèi)恢復到正常履行合同所能達到的狀態(tài)。一方面,它要求對受害人進行充分賠償,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主要是利潤);另一方面,它通常不支持讓違約方承擔違約懲罰性責任。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違約金“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賠償。”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gòu)適當減輕損失;約定的罰款數(shù)額高于造成的損失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gòu)適當減輕損失。”這些規(guī)定體現(xiàn)了這一立法的精神。在具體適用法律確定違約賠償金數(shù)額時,有以下幾條規(guī)則值得注意:(1)主觀臆測的損害不能得到賠償;(2)賠償方式不能導致經(jīng)濟浪費;(3)受害方不能在其不能賠償時要求賠償表演。你知道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使留置權的條件
2020-11-13整形美容失敗可否要求醫(yī)療損害賠償
2020-12-02請律師發(fā)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集資房資格轉(zhuǎn)讓金屬于什么性質(zhì)
2021-02-20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如何區(qū)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無證駕駛?cè)嗽诮煌ㄊ鹿手惺軅芊瘾@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