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公司在股東代表訴訟中的地位
1,公司是原告
這種觀點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如果公司作為原告參與訴訟,那么股東派生訴訟的代位權將不成立存在。在派生訴訟中,股東的訴權來源于公司訴權的代位權。公司作為原告參與訴訟,相當于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訴權。此時,“公司訴權與股東訴權將發生沖突,導致股東派生訴權喪失依據——公司懶于訴訟,股東訴權將喪失依據”。二是公司和股東作為共同原告難以超越制度。民事訴訟法中原告的權利與公司不愿參與訴訟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我國,董事長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起訴或應訴。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如果他不出庭或委托他人出庭,公司將無法參與訴訟,股東的訴訟請求最終也無法實現。因此,無論是實質上還是名義上,公司都不應成為原告。公司是被告。這種觀點認為,公司拒絕或拖延提起訴訟,實際上是對股東合法權益的間接侵犯。因此,公司應成為原告的對立面。這種觀點也不妥。首先,根據我國民事訴訟理論,原告與被告之間應當存在直接的法律關系。然而,在股東派生訴訟中,股東與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原告股東代表公司提起訴訟,二者之間不存在實質性利益關系。其次,公司懶得起訴的原因不是不起訴,而是不能起訴。由于公司是一個獨立的法律主體,公司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等代表機構表達自己的意愿。當公司的意志受到侵害公司利益的董事和大股東的控制時,公司實際上就是受害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和被告的立場完全相反。依法設立股東派生訴訟的目的在于挽救陷入困境的公司,使公司處于被告的地位,無形中剝奪了公司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的權利。
最后,當原告股東勝訴時,獲得的利益屬于公司。”如果公司被列為被告,原告將勝訴,被告將受益。這種現象違背了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難以理解和接受。”。此外,只有證人、專家證人和翻譯人員才能在所有訴訟參與人中保持中立,很難要求與糾紛標的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司保持中立。
3。公司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方。
公司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方參與訴訟,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實,有利于訴訟和執行。誠然,公司是訴訟糾紛法律關系的真正當事人,對案件結果具有合法權益。參與訴訟活動的目的是維護自己的利益,但這種觀點值得懷疑。同時,原告股東直接起訴侵害公司利益者,無視公司的獨立人格;而且,在公司否定訴權時,少數股東否定了資本多數決原則。因此,直接適用我國現行的訴訟法律制度并不能解決公司在股東派生訴訟中的地位問題。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在股東代表訴訟中,公司具有獨立的訴訟主體資格,可以參加民事訴訟或委托他人進行民事訴訟。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假電視廣告怎么投訴
2021-01-04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商標權轉移要注意什么
2021-03-01質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押合同
2021-01-03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