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糾紛主要有五種方式:協商、調解、行政處理,仲裁與民事訴訟【1】協商,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后,雙方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在自愿相互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協商、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的活動,調解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后,經雙方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者調解員協調解決糾紛的活動,使雙方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相互讓步,達成協議,行政處理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當事人或者不特定的第三人請求知識產權行政機關處理其知識產權糾紛或者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侵權行為的活動仲裁是指知識產權爭議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提交仲裁機構審理,仲裁機構作出對爭議雙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制度。根據仲裁裁決書或者調解書,當事人可以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者履行義務,或者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審理和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訴訟活動。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或者調解書,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者履行義務,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知識產權糾紛處理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解決知識產權糾紛,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這一原則是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則,以事實為基礎,就是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全面客觀地認定事實,忠于事實真相。這也是依法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以法律為準繩是指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準確適用法律,分清是非,明確責任,懲治違法行為,保護合法權益,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法律作為一種標準,既包括實體法,也包括程序法
法律適用的各方平等原則,是憲法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的具體體現。當事人平等適用法律的原則,是指任何一方的合法權益都受到我國法律的平等保護,任何一方違法犯罪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平等查處。無論當事人的職業、社會地位、財產狀況如何不同,無論是公民、法人還是其他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他們不允許有任何法外特權或因人而異。無論是中外當事人,除受互惠原則的限制外,在法律適用上也是平等的。當事人解決同一性質的糾紛,在實體法和程序法上享有相同的權利。由于知識產權糾紛的復雜性、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等原因,知識產權立法滯后,以及成文法本身的局限性,只要糾紛的事實相同或相近,就應該得到相同或相近的法律后果,以公平為價值取向的法律不一定帶來公平。解決法律與公平的矛盾,必須堅持兼顧公平與理性的原則。兼顧公平與合理原則的適用,應當以法律的基本原則和立法精神為基礎,在程序上明確規定其適用范圍和具體要求。這樣,既能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又能在明顯不公正或特殊情況下兼顧公平、合理,真正實現在處理知識產權糾紛時追求公允價值,請訪問律霸.com找律師幫助您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2020-11-12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5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2020-12-07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中國公民能不能在外國結婚
2021-03-02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