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公司能解除勞動合同嗎?
一、法律依據
為保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女職工特殊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1988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國務院令第9號)第四條規定不得在女職工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1992年全國人大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為由,辭退女職工或單方解除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九條已明確規定了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有關規定。這些規定,對女職工享有特殊勞動保護權益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由此,按照《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和《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婦女在懷孕期、哺乳期間,單位不能解除其勞動關系,婦女在懷孕期、生育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滿前,勞動合同期限應順延。此間的工資、福利等待遇不應改變。
可見,國家對于作為弱勢群體的女職工的法律保護是十分符合實際情況的,因為懷孕女職工一旦遭到違法解雇,一直到哺乳期結束將難以找到工作,生活來源難以保障,因此國家禁止用人單位在職工懷孕期間解除勞動關系。而用人單位一旦非法辭退懷孕職工,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
二、應得賠償
國家對孕期女職工的權益保護做出了明確的保護,如果用人單位違反規定做出非法辭退,孕期職工有權申請以下賠償:
1.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相當于2倍的經濟補償金
計算方式:工作年限×離職前12月的平均工資×2倍(詳見《勞動合同法》第42、47、87條)
2.懷孕、產期、哺乳期“三期”工資
3.工資和加班工資(如有拖欠)應一并發放。
《勞動合同法》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中也有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女職工在懷孕期間,用人單位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勞動時間;對不能勝任原勞動的,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勞動。
與公司協商不成的,可以考慮通過勞動仲裁解決.
懷孕被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要進行維權,自己不能解決可以詢問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5產下畸形兒發生醫療糾紛 經醫療糾紛調解達成協議
2021-03-23三級醫療事故判定標準
2020-12-27租房期間電器壞了誰來修
2021-02-26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改制股份制企業發起人協議書(示范)
2021-03-13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范本如何寫
2020-11-14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