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伙法》的起草過程中,一些地方反映出合伙企業的財產經常受到侵犯,包括挪用和挪用。過去,對于侵吞和侵吞合伙企業財產的行為,在實踐中,只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合伙法明確規定,侵占、挪用合伙企業財產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并承擔民事責任,這是合伙法的一個突破。1997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進一步規定,包括合伙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均應承擔侵犯財產的刑事責任,并規定了具體的定罪和量刑標準,這將對促進伙伴關系的實施發揮重大作用。《合伙法》規定,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第六十八條規定,合伙人以本應屬于合伙企業的利益為己任,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占合伙企業財產的,命令其將權益和財產返還合伙企業;給合伙企業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條規定了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侵害合伙企業利益、侵占合伙企業財產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侵占是指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根據新修訂的刑法,數額較大的,比照貪污罪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第二,第72條規定:合伙企業招收的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合伙企業財產或者挪用合伙企業資金自用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規定涉及兩種罪名:一是合伙企業的員工,包括指定的經營管理人員,侵占合伙企業的財產,構成侵占財產罪;第二,合伙企業職工包括管理人員侵占合伙企業財產,構成侵占財產罪;對這兩種行為的具體處罰,按照新修訂的刑法第272條的有關規定執行
合伙人利用新合伙人的認許轉移債務,避免合伙企業對新合伙人的欺詐行為,保護新合伙人的合法權益,除非合伙協議法律另有規定。換言之,法律不限制新合伙人和原合伙人就合伙企業簽訂特殊協議,法律保護合伙協議的法律效力,該協議合法且符合社會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如果合伙協議規定,根據新合伙人入伙時的具體情況,新合伙人在入伙前不對企業債務承擔責任,這種做法并不違法
以上就是相關答案。如果合伙人違法犯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責任,并根據其違反的刑法作出判決。侵占、挪用合伙企業財產,構成犯罪的,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luba.com的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1-02-26婚外情第三者違法嗎
2020-11-21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理,怎么處罰
2020-12-26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