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是什么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如果當事人雙方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勞動合同的變更是指當事人雙方對依法成立、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條款所作的修改或增減。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實踐中不僅是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同樣也可以主動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為了保護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法律規定在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否則的話就屬于違法解除,此時是要對勞動者進行相應的賠償。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也歡迎您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赴韓整形失敗如何來維權
2020-12-08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1-02-21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