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簽字合同無效嗎
如果是屬于的欺詐行為就是無效的,要看對方偽造的目的。
1、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之規定,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詐人因欺詐行為發生錯誤認識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礎上產生的。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9條的規定,所謂脅迫,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相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脅迫也是影響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損國家利益時,該合同才為無效。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謂惡意串通,是指當事人為實現某種目的,串通一氣,共同實施訂方合同的民事行為,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損害的違法行為。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也稱為隱匿行為,是指當事人通過實施合法的行為來掩蓋其真實的非法目的,或者實施的行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內容上是非法的行為。
當事人實施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當事人在行為的外在表現形式上,并不是違反法律的。但是這個形式并不是當事人所要達到的目的,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圖,而是通過這樣的合法形式,來掩蓋和達到其真實的非法目的。因此,對于這種隱匿行為,應當區分其外在形式與真實意圖,準確認定當事人所實施的合同行為的效力。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訂立的合同,應當具備下列要件:
(1)當事人所要達到的真實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須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所禁止的;
(2)合同的當事人具有規避法律的故意;三是當事人為規避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對非法目的進行了掩蓋。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規無明確規定,但合同又明顯地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時,可以適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條款確認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約目的、訂約內容都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合同法解釋》第4條明確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合同最后的簽名是別人偽造的話,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屬于合同無效的情況,這個必須要結合偽造人的意圖來進行考慮,如果對方根本就是屬于欺詐行為的話,就沒有效,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遇到家暴怎么辦
2021-03-03藥店賣假口罩怎么處罰
2021-02-27四級醫療事故賠償的計算方法
2020-12-23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轉載他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1-27連帶債務執行應注意什么
2021-01-15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