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糾紛處理方式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勞動合同糾紛的處理依據
1、處理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至第十五條、第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相關規定。
3、處理集體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至第五十六條,及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關于集體合同規定》。
4、處理合同糾紛的處理非全日制用工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八至第七十二條,及2003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
5、處理經濟補償金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五條、第八十七條。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收集的關于勞動合同糾紛如何處理的法律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想要了解,歡迎來律霸網咨詢,上面有很多專業的律師可以為大家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租房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10企業營業執照吊銷職工仍可申請工傷嗎
2020-11-29政府強行征地怎么上訪
2020-12-10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什么叫現房
2021-01-06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