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審理合同糾紛案件中,對合同效力的正確認定,是案件能否得以正確處理的關鍵。《合同法》施行后,以鼓勵市場交易,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原則,限制了無效合同的范圍,擴大了可撤銷和效力待定合同的范圍。這一立法上的重大變化,對人民法院如何認定合同的效力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往很多當然無效的合同,現在成了可撤銷的或效力待定的合同,甚至是有效的合同。為了正確認識合同的效力,有必要對與合同效力有關的幾個概念加以闡明。合同的成立與生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合同的成立與否,屬于事實判斷范疇。合同雙方經過要約、承諾,意思表示達成一致時,合同成立。合同的生效與否,是法律判斷的范疇。未成立的合同,當然不發生合同是否生效的問題,但是,已經成立的合同,并不當然生效,其可能是無效的、可撤銷的、或暫未生效(效力待定)的。因此,在審判具體的合同糾紛案件中,不僅要查明合同是否成立,還要依法對合同的效力作出評判。只有在對合同效力作出正確評判的基礎上,才能依法確定合同雙方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責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法將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確定為可撤銷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在一年內請求撤銷合同。對于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合同法規定,此類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為無效合同,未損害到國家利益的,為可撤銷合同,但只有受損害方才有權請求撤銷。原經濟合同法規定,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合同,屬于無效合同。由于該規定未對違法的程度加以限制,造成原來大量的合同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甚至規章被確認為無效。合同法規定,只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才能被確認為無效,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一般性規定的合同,不再被確認為無效。人民法院也不能以合同違反地方法規和行政規章為由確認合同無效。但是,對于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頒布的行政規章中的強制性規定(例如有關外匯、外貿管理方面的規定),在未上升為法律或行政法規之前,有司法解釋的,應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確認違反上述規定的合同無效。無司法解釋的,也應根據具體情況,以“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等理由確認合同無效。如果機械地以合同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為由,一概宣告合同有效,在當前對于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重大利益的有關立法活動滯后的情況下,將會產生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判斷某一法律條款是否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雖然強制性規定通常使用“必須”、“不得”、“禁止”、“應當”等措詞,但是,由于合同法頒布較晚,此前的許多法律、行政法規帶有一定的計劃經濟的成份,使用了大量“必須”、“不得”、“禁止”、“應當”,其中有許多并非合同法立法本意上的“強制性規定”,如果僅以條文存在上述措詞就認為屬強制性規定,將會造成大量的合同被確認為無效,不符合合同法的立法意圖。不利于維護交易的安全。筆者認為,法律條款使用“禁止”、“不得”、“必須”等措詞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強制性規定;使用“應當”的,不一定屬于強制性規定;未使用“禁止”、“不得”、“必須”、“應當”等措詞,不一定不是強制性規定。判斷某一法律條款是否強制性規定,應從該部法律的立法目的、違反該條款對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程度等方面進行考慮,不能僅以條款是否使用“禁止”、“不得”、“必須”、“應當”等措詞作為判斷標準。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和合同法理論,有必要對審判實踐中常見的幾種傳統上屬于無效的合同行為的效力進行重新審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體現了什么原則
2021-02-21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老婆出軌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1-03-07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有哪些補償條款
2021-02-19江門蓬江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08國有企業職工住房拆遷補償
2020-12-27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內容和特征是什么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