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當事人能否申請延期審理
如果當事人臨時提出了回避申請,或者是由于特殊原因無法到庭、需要重新調查取證時以及企業應當延期的情形時,是可以申請延期審理的。
民事訴訟中延期審理的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中的延期審理法律依據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其解釋如下:延期審理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由于發生了法律規定的情況,致使人民法院不能在原定的日期對案件進行審理時,人民法院把已經開庭審理的案件,改到另一日期進行審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如果確因突然患病等正當理由沒法到庭,審查證據、認定事實等就難以進行,這將影響人民法院正確裁判,因此,可以延期審理。
2、當事人臨時申請回避。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如果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參加本案的工作,致使案件審理一時無法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可以延期審理。
4、其他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比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因妨害民事訴訟而被拘留,不能按期或者繼續開庭審理等。
人民法院決定延期審理后,對下次開庭審理的日期和地點能夠即時確定的,應當當庭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能即時確定的,可以在確定以后另行通知。
司法實踐中,發現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審理的情況是開庭前準備的重要內容。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沒有到庭的,應將情況及時報告審判長,并由合議庭確定是否需要延期開庭審理或者中止訴訟。決定延期開庭審理的,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決定中止訴訟的,應當制作裁定書,發給當事人。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綜上,如果當事人臨時提出了回避申請,或者是由于特殊原因無法到庭、需要重新調查取證時以及企業應當延期的情形時,是可以申請延期審理的。如果您還要任何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幫助的,可以來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程序有哪些
2021-01-2620年好友往寶馬發動機倒白糖,發動機報廢,構成侵權嗎
2021-02-24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1-18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