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
違約責任是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的簡稱,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111條、合同法第107條對違約責任均做了概括性規定。
違約行為,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行為。這一定義表明:
(1)違約行為的主體是合同當事人。合同具有相對性,違反合同的行為只能是合同當事人的行為。如果由于第三人的行為導致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對于合同對方來說只能是違反合同的當事人實施了違約行為,第三人的行為不構成違約。
(2)違約行為是一種客觀的違反合同的行為。違約行為的認定以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在客觀上與約定的行為或者合同義務相符合為標準,而不管行為人的主觀狀態如何。
(3)違約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合同對方的債權。因違約行為的發生,使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從而侵害了債權。
不能履行以訂立合同時為標準,可分為自始不能履行和嗣后不能履行。前者可構成合同無效;后者是違約的類型。
不能履行還可分為永久不能履行和一時不能履行。前者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或者可以為履行期限屆滿時不能履行;后者指在履行期限屆滿時因暫時的障礙而不能履行。永久不能履行若屬于嗣后不能履行,則可為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一時不能履行在繼續性合同的場合便成為部分不能履行,可構成違約責任要件;一時不能履行因債務人在不能履行的暫時障礙消除后仍不履行,可以成為遲延履行,可以構成違約責任的要件。
不能履行還可分為全部不能履行和部分不能履行。全部不能履行若屬嗣后不能履行的,可構成違約責任的要件。部分不能履行若屬嗣后不能履行時,當然構成違約責任的要件;若屬于自始不能,在能履行部分而不為履行時,構成違約責任。
二、裝修合同違約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解決。按照本法,房屋裝修合同糾紛作如下處理:
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消費者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一般情況下如果提請了仲裁,便不得再向法院提出訴訟。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廠員工被炒賠多少錢
2021-02-21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購房意向書合同范本
2021-02-26死刑核準期間能否申訴
2020-12-20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