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主體資格不合格合同成立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不具有主體資格的,簽訂的合同是不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條?【訂立合同的能力】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當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訂立合同。
第三十二條?【合同成立時間】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條?【確認書與合同成立】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二、合同訂立的主體資格如何確定
合同的主體資格則是對民事法律關系主體而言的,是指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法律關系的參與人。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能否作為經濟合同的主體,關鍵是看它是否取得合法經營的資格。
凡是取得合法經營資格的,就有進行民事活動、自主經營的權利,從而也就取得參與民事法律關系的資格,自然能夠以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出現,簽訂經濟合同,從某個角度上講,我國的經濟體制與過去相比,已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合同簽約對方為自然人時,法律要求其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一條的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在與自然人簽訂合同時應當確認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勞動法?》第18條的規定,“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主體資格問題,非法人機構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無效。法人單位也可以向所屬非法人機構辦理授權委托,然后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就可以避免用人單位出現主體不合法的問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不具有主體資格的,簽訂的合同是不成立。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強制執行申請能否裁定不予受理
2021-02-21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土地補償費分配不均時該如何確定案由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什么方式流轉
2020-11-16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賓館拆遷斷水斷電影響了生意,怎么維權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