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合同法關于違約要支付違約金的規定如下: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第三十七條規定,員工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只需提前30天發出書面通知即可。到是勞動合同自然解除。如員工需提前離開單位不同意的情況下,需以相應天的數工資做為代通知金支付給公司。如單位同意提前離開,則不需要。(如是員工提出不需額外支付其它違約金,“除特定的培訓費外”)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如單位與員解除勞動合同,需提前30天發出通知,或額外支付一個月資給員工本人。即可。
要支付違約金的情況只有下面兩種: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相關知識:
根據《勞動法》第18條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引起無效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1、合同主體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聘用單位不具備招聘資格等。
2、合同內容不合法,即勞動合同有悖法律、法規及善良風俗,或是損害了國家及社會的公共利益。如約定制造冰毒、假鈔等。內容不合法的勞動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3、意思表示不真實。勞動合同是雙方合意的產物,應該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違背一方的真實意愿,因而是無效的。
4、合同形式不合法。這是指勞動合同沒有采取書面形式、當事人也未實際履行主要義務,或者依法或應當事人要求應當鑒證的勞動合同沒有鑒證等。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責任糾紛官司如何打
2020-11-13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有抵押物還能保全其他財產嗎
2020-11-19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