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財產沒有證據的后果是什么?
民事訴訟中,法院是沒有義務給原告或被告調取證據的,不提供證據的后果就是有可能承擔敗訴的風險。
不過,應該明確的是,沒有證據法院也會受理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只要原告是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法院的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法院就必須受理;對于一方當事人沒有證據支持的事實和訴訟請求,只要對方當事人認可,法院就可以支持。
二、民事訴訟證據提交時間是多久?
當事人必須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的一定期限內提交證據,這個期限可以由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不少于30天的期限,也可以由當事人協商確定并經法院認可,這個期限叫做“舉證期限”。當事人逾期提供的證據,法院一般不予采納。
三、民事訴訟證據有什么性質?
(一)客觀性
指作為民事證據的事實材料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作為證據事實,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以真實而非虛無的、客觀而非想象的面目出現于客觀世界,且能夠為人所認識和理解。
為此,一方面要求當事人在舉證時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供真實的證據,不得偽造、篡改證據;要求證人如實作證,不得作偽證;要求鑒定人提供科學、客觀的鑒定結論。另一方面,要求人民法院在調查收集證據時,應當客觀全面,不得先入為主;要求人民法院在審查核實證據時必須持客觀立場。
(二)關聯性
指民事證據必須與案件的待證事實之間有內在的聯系。也就是說,只有對于認定要件事實有幫助的事實材料才有法律意義。
這種事實材料所表現出來的關聯性一般以兩種形式表現出來:
1、直接的聯系,如事實材料所反映出來的事實本身就是待證事實的一部分;
2、間接的聯系,如事實材料所反映出來的事實能夠間接證明某一待證事實成立。
(三)合法性
指作為民事案件定案依據的事實材料必須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并且其獲得、提供、審查、保全、認證、質證等證據的適用過程和程序也必須是合乎法律規定的。
民事訴訟或者刑事訴訟都是始終在圍繞著證據進行審判的,不同的就是刑事案件大多數是由司法機關自身收集證據的,可民事糾紛當中很多的普通民眾根本就沒有自己主動去收集證據的這種意識,甚至深知對方已經在轉移財產自己都無能為力,只能說沒有證據最終敗訴這是有極大的可能的。
以感情破裂起訴離婚法院怎么判
2020年離婚孩子撫養費如何確定
離婚后女方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財產公證費用的標準
2021-03-20投資公司收購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31男女雙方簽訂的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08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行政復議機關辦案流程
2020-12-13最新勞動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2021-02-22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