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合同的履行適用原則
1、意思自治原則
協議優先。
意思自治原則例外:以下合同不允許當事人意思自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股權或者資產轉讓合同;
外資并購中資企業的合同;
外國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承包經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合同。
外資承包在中國領域內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不強制適用中國法。
2、最密切聯系原則
仍然以意思自治優先,并且意思自治可以突破最密切聯系原則。
當事人沒有選擇的,才適用履行義務最能體現該合同特征的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與該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
3、兩類特殊合同的法律適用
涉外消費者合同:消費者合同,適用消費者經常居所地法律;消費者選擇適用商品、服務提供地法律或者經營者在消費者經常居所地沒有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適用商品、服務提供地法律。
涉外勞動合同:勞動合同,適用勞動者工作地法律;難以確定勞動者工作地的,適用用人單位主營業地法律;勞務派遣,可以適用勞務派出地法律。
在實踐中,處理涉外合同糾紛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法律適用,涉外合同的適用原則主要有兩個,一是當事人協議原則,二是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原則。我國《合同法》126條規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下面由律霸網編輯在本文為您詳細介紹。
4、當事人協議原則
我國法律允許合同當事人雙方協議選擇合同的管轄地及法律適用,也可以選擇仲裁。當事人選擇的國家法律與合同爭議要有實際聯系,且不違反我國的法律、法規。涉外合同糾紛中就管轄權或適用法律問題在當事人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則需要適用最密切聯系原則來確定。
5、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原則
當事人可以選擇適用國際條約或國際慣例。在當事人選擇中國法律時,如果糾紛發生在某個國際條約的參加國,則優先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在中國法律和國際條約均沒有規定時,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
綜上所述,如果合同雙方最終仍各持己見不能達成協議,就可依據上述法律規定,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依法處理。
法律依據:《合同法》
第126條: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涉外合同”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 注冊資金 抽資
2021-03-03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