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責任和賠償損失的區別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可見,這兩種救濟方式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實際履行具有特殊的功能:
1、實際履行是實現合同目的、維護合同紀律所必須采取的救濟方式。
2、實際履行的適用可以使合同得以繼續存續,進而鼓勵交易增加社會財富。
3、從舉證責任來看,受害人要求采取實際履行的補救方式可不必承擔對實際損失的舉證責任,因而在很多損失難以確定和舉證的情況下,實際履行更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利益。
當然,盡管違約方不得以其他補救方式代替合同的實際履行,但對受害人來說,在損害賠償方式能夠有效地維護其利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放棄實際履行的補救方式而采取損害賠償。實事上,某些情況下采用實際履行的方式不足以彌補債權人的損失。例如,債務人遲延交貨使債權人生產經營停頓,從而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盡管通過實際履行獲得了合同約定的貨物,但已遭受的損失仍未得到完全彌補。針對這種情況,就應結合損害賠償救濟方式,保護受害方利益,制裁違約當事人,維護交易秩序和安全。
損害賠償與支付違約金方面的區別
損害賠償與支付違約金都是合同責任的主要方式。前者主要是一種補償性的責任形式,而后者則具有補償性和懲罰性雙重屬性。所以,損害賠償通常要與實際損害相結合,而支付違約金的數額與實際損害之間并無必要聯系。即使在沒有損害的情況下,也應支付違約金。如果支付補償性違約金不足以補償受害人遭受的損失,債務人還須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以彌補違約金的不足部分,即違約金可與賠償損失并用。但在兩者并用的情況下,應以受害方的實際損失作為責任的最高限額,即受害方不得獲取超過實際損失的補償。
損害賠償與違約定金責任的區別
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為了確保合同的履行,依據法律規定或雙方的約定,由當事人一方在合同訂立時或訂立后、履行前,按合同標的額的一定比例,預先給付對方當事人的金錢或其它替代物。定金具有擔保性質,它具有擔保、證約、預付款三種作用。而違約損害賠償則是一種違約責任形式,雙方具有獨立性。定金責任作為一種獨立的責任形式,其適用不以實際發生的損害為前提,而且適用的是“定金罰則”。損害賠償以損害為前提,以賠償實際損失為限度。定金責任的承擔不能替代損害賠償。也就是說,既不能將定金責任作損害賠償的最高限額,也不能在計算損害賠償時將定金列入其中。當然,如果同時適用定金和損害賠償,其總值超過標的物價金總和的,法院應酌情減少定金的數額。
綜合上面的介紹,合同違約責任和賠償損失有三個方面的區別。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損害賠償與支付違約金方面的區別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