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法系國家認為,合同債務人只有存在可歸責于他的過錯情況下,才承擔違約責任。因此,大際法系國家采取的是過錯或推定過錯責任原則。前者如《德國民法典》第276條:“債務人,法無其它規定,應就其故意或過失的行為負其責任。”后者如《法國民法典》第1147條:“凡債務人不能證明其不履行債務系由于不應歸其個人負責的外來原因時,即使在其個人方面無惡意,債務人對于其不履行或延遲履行債務,如有必要,應支付損害賠償。”英美法系國家不以當事人有過失作為構成違約的必要條件,而認為一切合同都是“擔保”,只要債務人不能達到擔保的結果,就是違約。《公約》也沒有采取過失責任原則,只要一方違反合同,并給他方造成損失,他就要負損害賠償責任,至于他違反合同有無過失,在所不問。根據中國《合同法》第107—108條和第120—121條的規定,只要違約,就應承擔違約責任;雙方都違約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即使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仍應承擔違約責任,該方與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或約定解決。可見,我國的規定與《公約》的規定是基本一致的。
綜上分析,筆者認為,對于根本違約,應采取無過錯責任原則或嚴格責任原則,其宗旨在于合理補償債權人的損失。
其理由有兩點
第一,這是由根本違約的性質決定的。一旦根本違約,當事人的整個合同目的落空,嚴重損害了當事人訂約的預期利益,因此,有必要歸之以嚴格責任,督促合同當事人謹慎履行合同義務,合法行使合同權利。
第二,符合法律規定,《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一般認為,該條款是對公平責任,無過錯責任的法律規定,換言之,該條款為嚴格責任適用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也符合《合同法》和《公約》有關規定。
以上便是律霸小編關于根本違約如何承擔責任的分享,如果你還有相關疑問,歡迎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公司收購協議怎么寫,簽訂公司收購協議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04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
2020-12-27實習期簽訂兩年合同辭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0-11-13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債權債務轉讓通過董事會決議嗎
2021-01-23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