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中止審理的程序是什么
需要當事人提出申請,或者人民法院主動依職權作出,人民法院需要根據事實和法律,確定是否滿足中止審理的條件,作出相應的裁定。
中止審理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在有關司法解釋中針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還規定了下列幾種適用訴訟中止的情形:
1.在借貸案件中,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法院應要求債權人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受理后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借貸案件訴訟中止的司法解釋已于2015年9月1日被新的司法解釋廢止,新的司法解釋中上述規定已被刪除)
2.人民法院受理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后,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時,應當通知被告如欲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須在答辯期間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中止訴訟。專利權人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并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認為必要時,在裁定中止訴訟的同時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或者采取其他制止侵權損害繼續擴大的措施。被告在答辯期間未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而在其后的審理過程中提出無效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人民法院受理的發明專利侵權案件或者經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維持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侵權案件,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
符合上述情況的,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訴訟。訴訟中止的裁定作出后,由當事人申請或者法院依職權恢復訴訟程序。訴訟程序恢復后,不必撤銷原裁定,從法院通知或準許當事人雙方繼續進行訴訟時起,中止訴訟的裁定即失去效力;訴訟中止前進行的一切訴訟行為,在訴訟程序恢復后繼續有效,訴訟時效的中止中如果不可抗力未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六個月有效。
需要當事人提出申請,或者人民法院主動依職權作出,人民法院需要根據事實和法律,確定是否滿足中止審理的條件,作出相應的裁定。中止事由消失后,需要恢復審理。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員交通肇事,雇主是否要承擔賠償
2021-02-26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20-11-15個人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