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知識產權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法律法規等的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的構成要件如下: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故意的,過失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3.犯罪客體是《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權益。其中的權主要指權利,包括國家權利、法人等單位權利與公民個人的權利,其中的益指利益。包括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包括物質利益與精神利益。
二、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特征
1.侵犯知識產權罪侵犯的客體,既侵害了國家的知識產權的管理制度,又侵害了知識產權人的權利和經濟利益。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發明權、商業秘密權等。
2.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國家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管理法規,未經知識產權人的許可,侵害知識產權人的權利和經濟利益,牟取非法利益,情節嚴重或者數額較大,或者造成重大的損失的行為。從這里可以看出,這種行為的主要表現:
一是行為人的行為必須是違反國家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管理法規;
二是行為人的行為必須未經知識產權權利人的許可;
三是行為人的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或者數額較大或者給權利人造成重大的損失。
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指犯罪手段惡劣,犯罪后果嚴重,影響極壞等,違法所得數額或非法經營的數額較大,給知識產權人造成損失也較大;所謂數額較大,根據不同的侵犯對象,法律或司法解釋分別作了不同規定。
3.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任何一個具有刑事責任年齡和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主體資格。這里的自然人還包括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合伙的人。單位,則包括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而且不受所有制或經營形式的限制。具體來講,包括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三資企業、私營企業。非法人單位,是指不具備法人資格而依法登記核準的社會團體、經濟組織或組成各個相對單獨的部門,都可以成為非法人單位。
4.侵犯知識產權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而且多數犯罪是以牟取非法利益為目的。侵犯知識產權罪的自然人或單位,明知自己的行為未經知識產權權利人的許可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是這類犯罪故意的核心。除侵犯商業秘密罪外,絕大多數犯罪都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間接故意都不能構成。
綜合上面所說的,知識產權一般是屬于擁有勞動所創作的成果所得到的權利,對于這個權利一旦被他人侵犯那么就可以利用法律的途徑來保護,而對于侵犯此權利的要件一般也會按法律規定的條款來,這樣才能保障到受害者的合法權益。
侵犯知識產權罪司法解釋
侵犯知識產權罪如何處罰
侵犯知識產權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征地流程的步驟有哪些
2021-03-23哪些殘疾人可以獲得醫療救助救助措施
2021-03-04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