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爸媽侵犯隱私權怎么判刑?
按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規定,有偷窺、竊聽、散布他人隱私行為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二、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等;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三、侵犯隱私權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1)停止侵害受害人對于正在發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揚傳播受害人的隱私資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領域等,可以請求停止侵害,防止損害結果的發生或擴大等。
(2)賠禮道歉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的規定,適用此種民事責任。
(3)賠償損失隱私權的賠償范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損害進行賠償;二是對受害人因隱私權受到侵害而產生的其他損失進行賠償,主要指財產損失。法律適用上應類推適用《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侵害隱私利益的民事責任方式,應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侵害他人隱私,造成財產損失的,應按照全部賠償原則,予以全部賠償。侵害他人隱私,致他人精神損害,并且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精神撫慰金的賠償數額,根據侵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侵害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侵害人的得利情況,侵害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受訴法院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予以酌定。
對于未成年孩子來講,如果自己的隱私權有被父母侵犯到,應該第一時間跟父母溝通,而且未成年人也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其實也沒辦法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父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也是不切實際的,除非孩子已經成年,那理論上可以起訴父母。
隱私權相關法律法規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侵犯隱私權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老板亂扣工資怎么辦
2021-03-17公司法人變更的費用要多少錢
2020-11-23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違規領取失業金如何處罰
2021-02-18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