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法律法規中有哪些關于隱私權的規定
1、《憲法》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2、《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六)偷窺、偷 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3、《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六十二條【患者的隱私權】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4、《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八條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第一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第一百五十六條公眾可以查閱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5、《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采取技術偵查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措施種類、適用對象和期限執行。偵查人員對采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二、自家大門裝攝像頭侵犯鄰居隱私權嗎
應具體分析:
1. 鄰居進出住宅的信息是否屬于隱私。
隱私是指公民不愿為他人知悉或公開的私人信息、活動和習慣等人格利益。公民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允許他人非法獲悉、收集、利用和侵擾。公民進出住宅的信息,與家庭和財產安全、私人生活習慣等高度關聯,應視為具有隱私性質的人格權益,受法律保護。
2. 個人為保護財產安全能否安裝攝像監控裝置。
在內門安裝攝像監控裝置動機在于保證住宅安全,避免自身合法權益遭受不法侵害,具有相應的合理性,但同時也負有不妨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注意義務。
3. 相鄰住戶在大門安裝攝像監控裝置是否超出合理界限。
判斷是否侵犯隱私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是對方舒不舒服。如果對方覺得監視他走出走進的情況無所謂,這當然不侵犯隱私。但如果鄰居覺得,因安裝監視使我的行蹤信息被你掌握了,感到不安全、感到不舒服了,那么我個人認為最好還是拆除。
一般來說,人身權保護優先于財產權保護,出入住宅的信息和住宅內的活動情況顯然屬于不愿為他人所知曉的個人隱私。另外,安裝監控攝像頭只是為了預防危險的發生,權益保護的緊迫性不強,若將他人的隱私都覆蓋在自己監控的范圍之下,兩者的利益進行衡量后,隱私權的保護明顯更為重要。
婚前調查侵犯隱私權嗎,什么是婚前調查?
隱私權相關法律法規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福州律師收費標準
2021-02-19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專利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10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限制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14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