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共享的時代,大街上人們使用手機拍照的時候,在電腦上分享別的照片,這些是否在不經意的一瞬間觸犯了法律呢?關于肖像權,其實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權利,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肖像權,是否有了解這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損害。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怎樣叫侵犯肖像權的相關知識,
侵犯肖像權是指行為人實施了侵害他人肖像權的行為
一、什么是肖像權
肖像權,是指自然人對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現、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權利,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的肖像權的內容為:
(1)肖像制作權。是否將形象轉化為肖像,決定在肖像權人,沒有征得同意或經默認,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制作肖像權人的肖像。同時,肖像權人有權制止他人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
(2)肖像使用權。即肖像權人有權將肖像有償或無償轉讓與其他人根據約定的用途使用。
(3)肖像擁有權。公民可以擁有自己的肖像,可以保存、收藏自己的肖像。
(4)肖像維護權。公民在其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對其肖像進行毀損、玷污、丑化時,有權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行為,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二、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如何界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
1、未經本人同意;
2、以營利為目的。
三、不構成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都會構成侵權。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因社會公共利益,可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會公眾人物肖像;
(2)為宣傳報道而使用參加游行集會、游園活動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緝犯罪嫌疑人或報道已判決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為肖像權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國家機關為執行、適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為證據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
以上就是怎樣叫侵犯肖像權的具體解答,希望廣大網友們仔細閱讀,在日后生活中會有幫助。如果他人未經過您的同意且有盈利目的的使用肖像就是侵犯了你的肖像權。同時理性辨別別人是否有侵犯您的肖像權,以及不構成侵犯肖像權的具體情況,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侵犯肖像權的定義是什么,哪些行為屬于侵犯肖像權?
侵犯肖像權是犯法嗎
2020最新侵犯肖像權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勘察、設計合同承包人承擔什么違約責任
2021-01-09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租的營業房遇到拆遷,我能拿到哪些補償呢
2020-12-07拆遷安置房,公攤面積多少合適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