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金鳳區律師 涪陵區律師 邛崍市律師 新沂市律師 耒陽市律師 鋼城區律師 赤壁市律師
如今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讓一些傳統的違法行為也發生了形式上的改變,現在通過發信息的方式也是可以辱罵他人的。那實踐中,發信息辱罵他人的行為是否屬于違法的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發信息辱罵他人違法嗎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根據上述規定,多次發信息辱罵他人,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是屬于違法行為,要受到治安行政處罰的。
相關知識介紹——關于侮辱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刑法的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根據行為人犯本罪的主觀方面以及客觀上所造成的結果的嚴重程度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有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最高判刑不會超過三年有期徒刑。所謂剝奪政治權利是指剝奪犯罪分子下列四項權利:(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3)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4)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
通過上文的分析講解,我們了解到,一般情況下發信息辱罵他人的行為是構成了侵權的,換言之這樣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那么行為人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一般是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噪音加害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1-13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12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