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監護權變更程序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三十六條 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
(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
(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組織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前款規定的個人和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
第三十七條 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第三十八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除對被監護人實施故意犯罪的外,確有悔改表現的,經其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愿的前提下,視情況恢復其監護人資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監護關系同時終止。
二、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變更,就算父母不履行監護職責,在有關部門沒有向人民法院提出變更監護人的情況下,法院一般也不會主動介入的。法院撤銷父母的監護人資格,就得給未成年人重新指定監護人。
監護權變更法律程序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撤銷監護權的條件具體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如何執行
2020-12-14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店鋪租賃合同沒有到期可以提前解除嗎
2020-12-10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