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被監護人有哪些權利?
根據法律規定被監護人有包括被監護人員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當然也可以對自己所擁有的財產做出適當的處理。監護人的職責是依法履行對被監護人的義務,保護其依法享有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具體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監護人的法定監護職責是: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
4、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訴訟;
5、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二、法定監護的范圍是什么?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依次有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在現實生活當中,監護人和被監護人之間的關系是非常的微妙的,通常情況下對于未成年子女來說的話,父母就是他們的法定監護人,被監護人員也擁有一定的權利,但是相對來說,監護人員的權利更加的大。
我國法定監護人如何確定
現在怎么辦理委托監護人?
監護人和法定代理人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需要多久
2021-01-02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拆遷安置后辦理房產證時可以改名嗎
2020-11-22拆遷補償是按照人口數還是房屋面積進行補償
2021-02-17遇到拆遷評估,應該注意的幾類基本問題
2021-01-20征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范本
2020-12-27工廠拆遷地基是否賠償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