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懲罰性賠償的含義及使用主體的規定是怎樣的?
消費者,具體的懲罰性賠償的具體適用規則如下:
1、適用懲罰性賠償金的法律關系的主體是經營者和消費者。消費者是請求權的權利主體,經營者是懲罰性賠償金的義務主體,其它人不能成為懲罰性賠償的主體。
2、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關于欺詐行為,人們看法不一。目前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3、懲罰性賠償以消費者有實際損失為要件。這里的問題是如何認定消費者的實際損失。筆者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要支付一定代價,如果支付一定價金所得到的商品或者服務是不真實的或者質量有瑕疵時,他本身就受到了損害,包括物質損失、精神損害以及其他無形的精神損害,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金。
4、必須由受欺詐的消費者提出雙倍賠償的要求。因為民事責任的承擔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如果消費者沒有提出該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追究經營者雙倍賠償的責任。
二、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條件
1、主觀要件。須侵害人主觀上具有惡意、在道德上可非難,也即當行為人的行為是故意的,或明顯不考慮他人權益,具有嚴重疏忽行為和重大過失行為時,行為人才應當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適用懲罰性賠償有利于督促不法行為人在將來慎重行事,以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2、客觀方面。不法行為人以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實施了損害受害人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作為的行為,就是行為人積極地實施了某些行為導致損害結果的發生;行為人消極地放任損害結果的發生。對于那些雖然不構成犯罪,但是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應當適用懲罰性賠償。
2、客觀要件。須確實造成了受害人的損失。這個損失既包括直接的財產損失,也包括可期待利益的損失,還應當包括非物質損害的損失(主要是精神損失)
4、因果關系。損害結果和不法行為之間必然存在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所發生的損害結果必須是由于不法行為人的不法行為造成的,而不是其他的原因造成的。
任何被判處需要支付懲罰性賠償金的經敬業者都無疑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并非懲罰性等賠償一般是不能得到退還的,故此若是經營者不遵守相關的規則,不僅會導致需要支付高額的懲罰性的賠償,同時也會由于其需要支付賠償而影響公司的聲譽。
交通事故賠償計算表有哪些內容
過失致人死亡罪要賠償多少錢
車禍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時共同債務的清償
2020-12-26找律師發律師涵多少錢
2021-03-06董事可以兼任總經理嗎
2021-01-11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給別人做擔保算負債嗎
2021-03-10股權能保全和執行嗎
2020-11-08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種類
2021-03-0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村委會有權簽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嗎
2021-01-21營業房拆遷時,置換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8拆遷房辦理房產證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