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就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做出的調解意見不服,法院不予受理。
因行政機關就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做出調解意見,屬于調解行為,不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法院將不予受理當事人對該調解意見的起訴。
(2)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重新獲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一般裁定不予受理。
失地村民要求重新獲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須先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當然如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行為侵害了承包經營權的,失地村民可以提行政訴訟,要求確認該行政許可行為違法,并可因其損失而要求行政賠償。失地村民直接起訴要求重新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一般不予受理,即使受理也會裁定駁回起訴。可起訴要求分配土地征用補償款,無限期征占時,也可要求地上物補償。
(3)村民對村民會議就集體財產收益決議、分配方案起訴要求確認無效或撤銷的,不予受理,但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法院審查職責的,法院一般不進行司法審查,因此,在法律法規有明確賦予法院司法審查權的前提下,法院不予受理。比如,對下述法律規定的對村民自治范圍進行的限定就是法院介入村民自治,行使司法審查權的法律依據。《物權法》第63條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20條規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所有權利的內容”
(4)沒有對集體財產收益分配的決議、方案而直接起訴要求分配集體財產收益的,法院不予受理;認為分配決議、方案沒有給予平等的村民待遇,起訴要求平等待遇的,法院也將不予受理。但對于集體財產收益分配的決議、方案,經村委會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在履行中發生糾紛的,權利人有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5)村民認為被征地的村委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征地補償費用的收支和分配情況,起訴要求知情權的,法院不予受理。
(6)村委會強制繳納入戶費等費用的糾紛,以及村民要求村委會退還被強制繳納的入戶費的糾紛,法院將不予受理。
(7)村委會及組織,因選舉換屆、辭職、辭退、開除等,就行使村集體事務管理權產生的糾紛,法院不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婚姻法離婚孩子撫養權如何爭取
2021-03-20商事審判中幾個法律適用問題
2021-03-12租房合同和收據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