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無過錯是否承擔責任?
好意施惠無過錯就不需要承擔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好意實惠之侵權歸責原則應當適用過錯原則。但基于好意施惠的無償性和良好的動機,以及善意目的性,應從民法的公平理念出發,酌情減輕施惠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即施惠人因其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受惠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應酌情適當承擔賠償責任,對因一般過失造成的損害則無須擔責。
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并結合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理論,侵權行為分為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兩大基本類型。
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為、有損害事實的存在、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四個方面。侵權行為法以保護權利為目的,對因侵犯權利所造成的損害可以基于該請求尋求賠償。所以,當施惠者的行為造成對受惠者的損害并符合侵權行為構成要件時,完全可以引用侵權行為法的有關規定來尋求保護。
二、好意施惠者的侵權責任承擔
1、施惠者在故意或重大過失下承擔全部或部分責任。
施惠者在主觀故意的情形下應承擔全部責任,在重大過失下根據過失程度及案件實際情況決定責任承擔的大小。
2、施惠者為一般過失或雙方均無過錯時,由受惠者自負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風險無處不在,人們認識到風險,也自愿承擔這些風險。當個人單獨從事危險活動時,由自己承擔風險沒有任何異議。但是,如果與他人共同從事危險運動時,風險由誰承擔?如果受惠者的風險責任由施惠者承擔,那么,施惠者的風險應該由誰承擔?車主要承擔包括乘車風險在內的諸多風險,但是,作為好意同乘者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就享受了像車主那樣的便利與快捷,而且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與責任,對兩者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法律是調整不同群體利益沖突的技術和方法,法律的公平與公正是相對的;當利益沖突無法協調時,法律的價值傾向是保護多數人利益、犧牲少數人利益,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做好事還要承擔責任,與人們的是非觀念和評價標準相違背。
3、好意施惠者不能因先前的“好意”減輕責任。
侵權人是否因是好意施惠人而減輕責任?有觀點認為,依社會公平觀念,施惠人無償施惠而有侵權行為時,類似于無償契約,故其責任應相對減輕;也有觀點認為,對人的生命健康權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好意施惠而為減輕,僅將其限定于故意和重大過錯。第一種意見顯然混淆了好意施惠行為與后續的侵權行為。好意施惠行為中施惠人的“好意”僅限于施惠行為時的主觀狀態,正因為施惠人僅僅是出于“好意”這一主觀情誼要素,使該行為因欠缺法律行為意思表示要素而得到特殊介定,此時,施惠行為本身不受法律調整。當“好意”通過施惠行為得到實現后,我們不能再以“好意”來重復評價其后造成的侵權行為。侵權責任要考慮的是侵權者在實施侵權行為時的主觀過錯對侵害結果的影響,而行為人的“好意”與行為人的“善意,注意義務”是兩個不同的主觀范疇,談到行為性質時,考慮的是“好意” ,談到侵權責任時考慮的是“善意,注意義務”,因此,好意施惠人的侵權責任不能因先前行為的“好意”而減輕。
好意施惠的行為一般都是為了能夠與對方和諧相處才實施的,并不是為了經濟利益,故此即使是有過錯,也會減輕處罰。若是在實施好意施惠的行為之后,有侵害案件發生,但是此時施惠者可以證明自己并沒有過錯,此時是不會受到處罰的。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施惠發生損害施惠人是否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糧補是歸土地所有者還是土地承包經營者呢
2020-12-14農民可以自主要求延長承包期嗎
2021-03-11棚戶區改造與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0-12-20江蘇傳統村落保護辦法:擅自拆除傳統建筑將被追責
2021-02-17樂山市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拆遷款是否是誰簽字誰拿,政府給別人怎么辦
2020-12-04重慶戶口要買安置房有什么限制,拆遷安置房可以賣嗎
2021-02-04哪些人有權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1-21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和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不同
2021-01-14酒店、超市、賓館等商鋪拆遷具體的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18上海動拆遷政策有哪些
2020-11-21禁養區的養殖場拆遷有補償嗎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