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女告監護人財產轉移合法嗎?
父母處分子女財產權益的行為是否有效?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財產權益處理,該法第12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一般是不會受到損失的,作為監護人一般也無責任可擔。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民法通則》既然都規定了監護人實施此種行為的法律后果,這說明,并非所有的非為未成年人的利益而處分其財產的行為都當然無效。
二、相關法律依據及解釋
因未成年人尚未生長成熟,其思維能力、行為能力、判斷能力等在自身上都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世界各國法律都設計了相應的保護制度。為充分、高效地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保障其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我國于1991年9月4日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使得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該法第12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8條亦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財產。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從這些法條之規定看,當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非為被監護人利益而處分其財產給其造成損失時,作為監護人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說非為未成年人的利益而處分其財產的行為一律無效,是不利于維護交易安全的,并且根據合同無效的處理原則,對這種處分財產的行為確認無效后,適用的是相互返還的原則,所以,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一般是不會受到損失的,作為監護人一般也無責任可擔。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民法通則》既然都規定了監護人實施此種行為的法律后果,這說明,并非所有的非為未成年人的利益而處分其財產的行為都當然無效。
子女告監護人財產轉移在某種情況下是成立的,法律上對監護人侵占被監護人利益的規定也比較明確,監護人不應當以監護被監護人的名義來侵占被監護人的利益,如果子女作為被監護人認為自身利益被作為父母的監護人侵占了,可以進行行政訴訟,通過司法手段為自己的合法權益來進行界定。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造成他人死亡精神損失賠償最高多少
2021-01-19涉外婚姻案例實務分析
2021-02-06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