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第一監護人具體是誰?
第一監護人是指未成年人的第一順序監護人,一般指其父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民法總則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法定第一監護人就和孩子的法定義務撫養人是吻合的,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孩子的撫養人和法定監護人當然就是父母。但隨著留守兒童以及其他各種實際情況的變化,實際上有些孩子每個月支付撫養費的可能就是父母,但真正承擔監護職責的就是爺爺奶奶的這些人員,但在法律上第一監護人就是父母。
消防監護人職責是什么?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舉報暴力執法
2020-12-29侵犯網絡著作權的行為有什么
2021-01-15開具政審證明和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哪些手續和材料
2021-01-19國內互聯網金融的法律環境概況
2020-12-15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
2021-01-06拆遷權益糾紛能否訴訟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