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規定什么是單親監護人?
長期與父親或者母親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孩子,被稱為單親監護。
二、監護人的規定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成年的兄、姐;
3、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者民政部門。
擔任監護人的人員有順序之分,但同一順序中擔任監護人的,并無人數限制,一人或數人均可。
三、監護人的分類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1、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2、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3、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5、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沒有上監護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有關行政機關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因為未成年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都沒有能力對自身的人身和財產負責,所以我國也是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并規定監護人的相關職責,如果監護人沒有起到監護人的作用或者出現了不能繼續擔任監護人時,也是可以向當地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委會提出撤銷或者更改監護人。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