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免侵犯名譽權措施有哪些?
向法院進行起訴,運用法律的強制措施保護名譽權不受侵犯。
《民法通則》第101的規(guī)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任何人不得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的名譽。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guī)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jù)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guī)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jù)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二、侵害名譽權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1·侮辱行為,是指故意以暴力、語言、文字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損毀他人名譽的行為。一般分為三類:
(1)以口頭語言或動作侮辱他人;
(2)暴力侮辱;
(3)文字侮辱。
2·誹謗行為,是指行為人故意或過失地散布虛假事實,貶損他人名譽的行為。
特征:
(1)散布了虛假事實;
(2)誹謗可以因故意構成,也可以因過失構成。
表現(xiàn)形式:
(1)通過口頭語言將捏造的事實加以散布,致他人名譽受損;
(2)通過撰寫文章并發(fā)表的方式,捏造事實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
3·新聞報道嚴重失實,是指新聞報道與事實真相不符的情形。一般新聞報道中出現(xiàn)一些一般性的失實,可不作侵害名譽權處理,只有在新聞報道中嚴重失實并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才視作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4·論嚴重不當,是指對某人或某事的評論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的情形。評論嚴重不當,且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行為人實施侵犯名譽權的行為的,被侵權行為人可以先和其進行協(xié)商,即要求侵權行為人停止實施侵權行為,如果侵權行為人拒不停止實施的,被侵權行為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進行起訴,由人民法院進行強制保護,但是如果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就應當進行刑事處罰。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法律怎么規(guī)定的,有哪些方式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占用濕地怎么處罰
2021-02-01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xù),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zhí)
2021-01-05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何為出口產(chǎn)品責任保險?
2020-11-08保險經(jīng)紀人組織制度
2020-12-13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是不動產(chǎn)還是什么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