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可以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1、未成年人的父母。父母是子女最近的直系長輩親屬,且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管教的義務,所以,《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首先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這里所說的父母包括親生父母、養父母、無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即只要存在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父母,就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1)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2)未成年人的兄、姐;(3)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關系密切的且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民法通則》關于上述人員排列的順序,是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即監護人首先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擔任;當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時,則由有監護能力的兄、姐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兄、姐或兄姐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則由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和朋友擔任。但是,其他親屬和朋友擔任監護人時,必須是他們自愿承擔監護職責,并且經過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的同意。
3、無上述監護人時或上述監護人均無監護能力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此外,未成年人的父母也可以用遺囑的方式為未成年人指定上述人員中的某人或上述人員以外的某人擔任監護人,只要該項遺囑具有法律效力,這種指定就受法律保護。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應當如何處理?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可提起訴訟,由法院裁決。對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令其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法院可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指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還應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首先肯定是由父母擔任,如果存在特殊情況再根據可以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進行確認,也可以根據未成年人父母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遺囑指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2020年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證明調解書無效
2021-01-04申請文件有缺陷會影響受理嗎
2021-01-29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