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父母對于未成年子女必須得承擔監護的義務和責任,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合格的父母,他們并沒有盡到監護的義務和責任,如父母虐待兒童等等。為了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益,我們決定可以給未成年人指定監護。那么指定監護可以由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擔任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指定監護可以由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擔任嗎?
近年來父母等監護人虐待未成年子女的案件時有曝光,民法總則草案一審稿完善了撤銷監護制度,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依法指定新監護人,并對提起撤銷監護訴訟的主體、適用情形、監護人資格的恢復等做了明確的規定。此后不少人提出,草案規定的幾種撤銷監護人的情形都是嚴重損害被監護人利益的情形,不易輕易的恢復,同時監護人資格撤銷后再恢復很有可能給被監護人造成二此傷害,為此有必要將監護人資格恢復的制度,限于父母確有悔改,且符合被監護人意愿的情形,為了避免出現監護人資格撤銷后出現監護真空,草案二審稿還做出修改,在人民法院確定新監護人之前,為了避免原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特別是對未成年人造成進一步傷害,應當指定臨時監護人或者做出其他臨時安排,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在該條中增加規定,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
原民法總則草案二審稿規定,在沒有合格監護人的情況下,監護人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草案三審稿強化了民政部門的責任,規定監護人缺位時,由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具備條件的被監護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也可以擔任。
二、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根據《民法通則》第18條規定,監護人的職責主要有: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防止被監護人受到不法侵害;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4、妥善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對于被監護人財產的經營和處分,應盡善良管理人的注意;
5、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
6、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以維護其合法權益;
7、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我國的民法總則,如果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存在不合格的情況,那么監護人是可以由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擔任的,這種情況是為了避免父母對于未成年人造成的傷害,這是屬于一種臨時監護的措施。如果父母之后經考核滿足了監護的資格,可以重新申請為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的。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補充協議主體與主合同主體要一致嗎
2020-12-07從10樓扔菜刀屬于高空拋物嗎
2021-01-13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賣豬不開檢疫票如何處罰
2021-01-03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