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屬于。從土地的性質來看,居民享有的只是土地使用權,其土地所有權仍屬集體所有,居民本人及其同住親屬死亡土地使用權自然消滅。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公民死亡后,生前的合法財產才能夠進行繼承辦理,土地使用權不屬于當事人的財產范圍。繼承時,如繼承人員存在偽造、欺詐、傷害或是遺棄被繼承人的,應該取消這類人員的繼承權益,有其他繼承人員繼承遺產中的財產。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怎么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婚禮現場犯法嗎
2021-02-01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12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