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繼承法條規定是怎樣的
1、因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和侵權而產生的債權都是可以繼承的。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的管理或者服務。我國《民法典》第93條規定,無因管理人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其由于進行管理或服務而支付的必要費用。這樣在無因管理人和由于無因管理而受益的受益人之間便發生了債權債務關系。如果無因管理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繼承由此無因管理產生的債權,有權請求無因管理受益人償還管理或服務所花費的費用。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上的根據,使他人受損失而獲得利益。依我國《民法典》第92條的規定,取得不當得利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如果受損失人死亡,其繼承人也可以繼承因該不當得利產生的債權,有權請求受益人返還其取得的不當得利。
2、因侵犯財產權而產生的債權是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
甲損壞了乙所有的機器,乙死亡后其繼承人丙有權繼續行使該侵權產生的債權,向甲索要賠償金。因侵犯人身權而產生的債權可否繼承,法無明文規定,近來法律界多主張人身損害的受害人未表示要求賠償,也未表示不要求賠償而死亡,視為要求賠償,因而繼承人可以繼承其賠償請求權。如受害人生前已明確表示要求賠償,則其繼承人當然可以繼承請求權請求侵害人賠償。
二、繼承的法定分類
1、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繼承財產的方式)
2、有限繼承和無限繼承。(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財產權利義務的范圍)
3、共同繼承和單獨繼承。(參與繼承的人數)
4、本位繼承與代位繼承。(繼承人參與繼承時的地位)
繼承權是公民的合法權利,但是并不是公民的義務。繼承人可以享受繼承權利,也可以放棄繼承的權利。繼承人為了得到更多的財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或者是進行篡改遺囑的,該繼承人喪失繼承權,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第一順序繼承人怎么分配
法定繼承的情形有哪些?
放棄繼承權后遺囑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農村機動地有什么用途
2021-03-03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有哪些問題必須知道
2021-02-17住改非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補償
2021-02-20房屋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7拆遷公司的人員有拆遷主體資格嗎
2021-03-07老宅拆遷戶口只有一個老人在老宅可不可以享受拆遷同樣待遇
2021-01-24拆遷安置房補償標準和交易條件都是什么
2020-11-25斥資千億 廣州舊城改造啟動
2021-03-07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如何確認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