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近一個時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發生時因雙方勞動關系難以確定,致使勞動者合法權益難以維護,對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為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現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什么是事實勞動關系: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三、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四、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五、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引發爭議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00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總之,以上就是事實勞動關系的相關法條,如果你有疑問的,可以咨詢專業的律師,一般在發生勞動關系糾紛時,最好是協商解決,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如果協商不能解決的,可以提起訴訟,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確定勞動者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流程該怎么走
2020-11-16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權
2021-01-17承包土地互換合同怎么寫
2021-02-112020城市房屋拆遷院落空地不補償真的嗎
2020-12-16哪些拆遷安置房可以買賣,購買拆遷安置房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1企業拆遷評估報告太低怎么辦
2021-01-27老宅拆遷戶口只有一個老人在老宅可不可以享受拆遷同樣待遇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