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賣家行為構成欺詐,消費者應當如何維權
1、與經營者協(xié)商解決
即通過與經營者協(xié)商,把所購買的商品或所得的服務退換、維修或作適當補償,從而平息爭議。消費者與經營者協(xié)商前,應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保存好所購商品包裝盒、說明書等,盡量使之完整無損;
(2)要攜帶好商品的發(fā)票以作為購物憑證;
(3)可先打電話到商店交涉,約好時間后再前往;
(4)要實事求是,所提要求要合情合理合法;
(5)要注意態(tài)度,經營者肯退賠則退賠,萬一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也不要吵鬧,可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2、向消協(xié)投訴
消費者在投訴前,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投訴前最好先同經營者交涉、與經營者協(xié)商失敗后、再向消協(xié)投訴。
(2)要寫書面的投訴書,投訴書內容包括,投訴人姓名、性別、職業(yè)、工作單位、電話、通信地址、郵編;商品的名稱、牌號、型號、出廠日期、價格;商店的名稱、電話、地址、郵編;生產廠家名稱、電話、地址、郵編;購買商品日期、損失價值。
(3)要把發(fā)票復印件一并附上。
(4)投訴可直接遞當?shù)?區(qū)、縣及市)消委會,如商品額值較大、問題較嚴重或當?shù)叵麉f(xié)未能解決的,也可向上一級消協(xié)投訴。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所謂申訴,即市民對有關的問題向國家機關申述意見,請求處理的行為。消費者申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fā)生消費權益爭議,向國家行政機關申述意見,請求處理。消費者在產生消費權益爭議后,應分別按照不同情形向工商、物價、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疫、衛(wèi)生、農業(yè)、建設等有關行政部門申訴;申訴的手續(xù)與投訴大致相同。
4、根據(jù)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所謂仲裁,即由當事人雙方以外的第三者對民事、經濟、行政等爭議作出裁決。消費者權益爭議仲裁,多為經濟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由于案件的性質不同,訴訟有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之分。消費者權益爭議屬民事訴訟。消費者自身的權益受到損害時,也可以直接到當?shù)厝嗣穹ㄔ禾崞鹪V訟。
二、欺詐消費者的構成要件是怎么規(guī)定的
首先,根據(jù)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所采用的手段來判斷。一般來說,經營者的下列行為屬于欺詐消費者:
⑴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⑵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⑶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⑷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⑸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⑹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⑺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⑻作虛假的現(xiàn)場演示和說明的;
⑼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⑽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⑾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⑿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⒀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其次,根據(jù)經營者的行為是否屬于誤導消費者來判斷。
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應當采用一般標準,即以一般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和識別能力為準。如果該行為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fā)生誤解,即構成欺詐。如果該行為不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fā)生誤解,則個別消費者不得以證明自己確實發(fā)生誤解來主張欺詐行為的成立。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一般都會造成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損害。這種損害并不意味著要求有實際的損失或者損害發(fā)生,只要經營者的行為按其性質足以誤導消費者,就可以被認定為欺詐。
第三,從經營者行為的主觀方面來判斷。
我國法律并未明確規(guī)定構成欺詐行為的主觀要件是故意,但從文義上來理解,欺詐是掩蓋事實真相,誤導消費者上當受騙的行為應無疑義,因此,并非經營者主觀故意狀態(tài)不需具備,而是“欺詐”二字本身已經包含或者揭示了經營者的故意心理。所以,在下列情況下,經營者“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⑴銷售失效、變質商品的;
⑵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⑶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yè)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⑷銷售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的;
⑸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yōu)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的。
經營者能夠證明,就不是欺詐行為;不能證明,則構成欺詐。
賣家行為構成欺詐,消費者應當如何維權?在賣家行為構成欺詐時,消費者需要冷靜下來,慢慢收集到足夠的證據(jù)再來開始維權工作。賣家行為構成欺詐后維權卻沒有得到好的結果,此時在律霸網上面就有許多律師可幫助到你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法人代表有什么后果
2021-01-06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xié)議有效嗎
2020-11-19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對方逃逸醫(y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財產保險中出現(xiàn)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1-02-12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