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拐騙兒童最新量刑標準是多少?
拐騙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拐騙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應當立案。本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拐騙行為,將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帶走,從而使該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原則上就構成本罪,應當立案追究。拐騙兒童罪的行為人主觀上是為了收養或使喚、奴役等等,拐賣兒童罪的行為人主觀上是為了販賣牟利;因此,行為人是否具有出賣的目的,是區分兩罪的關鍵。
二、拐騙兒童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家庭關系和兒童的合法權益。拐騙的對象是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采用蒙騙、利誘或者其他方法,使兒童脫離自己的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所謂拐騙,可能是直接對兒童實行,也可能是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實行。拐騙的手段是多種多樣。比如,給兒童愛吃的食物、喜愛的玩具、好看的衣服以及帶去玩耍等,騙取兒童的好感后將其拐走。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大多是為了將拐騙的兒童收養為自己的子女;也不排除有的是為了供其使喚、奴役;也有的是因為非常喜歡兒童而實施拐騙的。
從實踐看,拐騙兒童的大多是一些沒有子女的人,想把拐來的兒童收養為自已的子女。這樣的人主觀上并不是想殘害兒童,但是,他們這種極端損人利己的行為,使受騙兒童的心靈遭受嚴重創傷,給兒童的父母和其他親人造成極大的精神痛苦,也給群眾的正常生活秩序帶來威脅。因此,對于拐騙兒童的犯罪行為,不論其動機、目的如何,都不應忽視其社會危害性,必須給以應得的懲罰。
綜上所述,拐騙兒童是刑事犯罪,被害人家屬報警后,公安機關會立案,對于這種犯罪的處罰,根據刑法及最新司法解釋,量刑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要區分拐騙和拐賣,這不僅是一字之差,如果是拐賣性質更嚴重,最高可以判處死刑。
拐騙兒童后又非法拘禁處罰具體是什么
拐騙兒童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拐騙兒童罪司法解釋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期限未約定 擔保期限如何算
2021-02-17拆遷中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01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行政官司律師費算誰的
2021-02-24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土地流轉受讓方改良土壤可以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