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規定是什么?
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規定是按照勞動合同當中約定的違約金來進行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四條規定:“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一)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二)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三)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四)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確立了勞動者的單方辭職權,對勞動者辭職并沒有設立實質性要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勞動法》的立法意圖是相當明確,具有積極社會意義,目的是為了保護在勞動法律關系處于弱者地位的勞動者,保護勞動者的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于勞動者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志趣和愛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更好地為社會創造財富,符合現代社會發展和市場經濟勞動力資源配置的需要;勞動者在履行“提前通知義務”后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是行使法定授權,不違反《勞動法》,不構成“違約”。
二、用人單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規定
經濟補償是指企業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 經濟補償,一般根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資標準來計算具體金額。公式為: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工作年限的計算標準是: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按半個月工資標準支付。月工資的計算標準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為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資,工資計算標準最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用人單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需支付賠償金:
1、在勞動合同期內(如果勞動者沒有過錯)公司單方面解除合同,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應支付2倍經濟補償金數額的賠償金。
2、如果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沒有提前30天通知勞動者,應再支付1個月工資的代通知金。
3、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4、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是半年內按照半個月計算,滿半年按照1個月計算。
在現實生活當中,對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兩者之間的關系,必須要非常的明確清楚。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國家明確的規定在進行一些勞動關系的確定的時候,必須要簽訂勞動合同,因為此時可以約定一些違約責任,如果提前解除合同,就可以按照這個違約責任進行。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補償
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怎么寫?范本是怎樣的?
試用期請假會被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是否合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軍,大連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大連律師協會會員,遼寧北方明珠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軍律師具有經濟師、綜合統計和合同管理員的從業經驗,工作作風嚴謹,思維敏捷,知識結構多元,綜合素質強,法學理論功底深厚,經驗豐富。 王軍律師的專業領域涉及民事、刑事、商事、經濟、行政、勞動以及非訴訟業務,大連律師王軍具有在國營企業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多年律師執業經驗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形成了王軍律師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 路準確的判斷;對客戶理解、尊重、關懷的交往技巧,練就了其對每一個當事人的耐心、細心、恒心和責任心。正是憑著這份對律師事業的執著追求,王軍律師贏得了越來越多的當事人的信任和贊譽。 王軍律師的執業格言:不輕易承諾,不隨便放棄,真誠對待身邊的每個人,認真做好眼前的每件事!
哪些情況下可以適用民事司法賠償
2021-02-11監事屬于董事會成員嗎
2021-01-05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承兌匯票逾期付款多久可以起訴
2020-12-21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