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賠償是指民事主體因其人身權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受到損害,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方式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是針對精神損害的后果所應承擔的財產責任。精神損害也就是民事主體人格利益所遭受的損害。對于這種損害是否可以進行經濟補償,是否有必要進行財產賠償,學者有不同的看法。筆者對精神損害賠償持肯定態度,認為對精神損害進行賠償,一是有利于緩和消除被害人的精神痛苦。二是有利于教育人們遵紀守法,對支付賠償金的侵權人有懲罰作用。三是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水平,維護社會秩序。
從理論上講,精神損害賠償這種民事責任的法律性質,首先是補償性。精神損害賠償與財產損害賠償在本質上并無不同,即不能恢復原狀的,就用賠償的方式解決,因此賠償以有損害為前提。其次是撫慰性。精神賠償的目的,主要是受害人得到撫慰,消除精神痛苦,平復內心的創傷,從而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再次是懲罰性。對支付賠償金的侵權人有懲罰作用,這種懲罰可以起到制止和減少侵犯人身權行為的作用。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明確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對于該條款應如何認定,現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應嚴格限定在侵害公民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范圍內,不能任意擴大,也就是說除了“四權”之外的精神損害,不能要求賠償。有的則認為: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雖然明確具體,對這四項人身權的保護無可爭議,但范圍不夠廣泛,還難以充分保護人身權,應擴大賠償范圍,法律可作概括性規定。筆者同意此種觀點。從社會實際情況看,有些情況不采用精神損害賠償的方法,就不能充分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損害賠償民事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9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開發區能出讓土地嗎
2020-11-18土地出讓金按照什么標準收
2021-01-05土地轉讓稅費有哪些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