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勞動合同類型有哪些
企業勞動合同的變更一般包括兩種類型:法定變更和協議變更。
法定變更是指在法律規定的原因出現時,經過當事人一方提出,可以變更企業勞動合同;
協議變更是指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達成協議,對企業勞動合同經變更,同時這種變更也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1)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的有效條款。已經完全履行的條款,沒有必要變更;無效的條款,也沒有必要變更;
(2)依法可變更的條款。法律規定不準變更的條款,一律不準變更;
(3)直接引起合同變更的條款。合同中某些條款由于合同履行的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引起對其履行成為不必要或沒有可能,這時,就會引起合同的變更;可見,這些條款本身就是引起合同變更的原因。企業勞動合同的變更,就是要對這些直接引起合同變更的條款進行修改或增減。對于與合同變更原因無關的條款,就沒有必要變更。
根據本法第十六條和第三條條款的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調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因此,勞動合同一經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受法律保護,雙方當事人應當嚴格履行,任何一方不得隨意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但是,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有時不可能對涉及合同的所有問題都做出明確的規定;合同訂立后,在履行勞動合同的過程中,由于社會生活和市場條件的不斷變化,訂立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變化,使得勞動合同難于履行或者難于全面履行,或者使合同的履行可能造成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不平衡,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對勞動合同的部分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
否則,在勞動合同與實際情況相脫節的情況下,若繼續履行,由可能會對當事人的正當利益造成損害。因此本法允許當事人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可以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協商一致,就勞動合同的部分條款進行修改、補充或者刪減,通過對雙方權利義務關系重新進行調整和規定,使勞動合同適應變化發展了的新情況,從而保證勞動合同的繼續履行。
勞動合同的變更需要自己注意其中的區別,否則自己的利益維護就會出現差錯,畢竟有關的法律限定會有具體的規定,只要自己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操作,就可以解決相關的問題,但是最為關鍵的就是自己的處理方式需要符合國家的有關約束,減少利益損失。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員工不與公司續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勞動合同試用期兩個月簽幾年合同,試用期過了不給正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經認定工傷但發現不存在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20父親有案底影響孩子考大學嗎
2021-03-09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擔保協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附帶民事訴訟的先予執行
2021-01-31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