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單位經濟效益不好的時候,會進行裁員,將部分員工解聘。按照勞動法規定,這種情況屬于單位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單位要支付給員工經濟補償金。每位員工得到的經濟補償金可能有所不同,那么解聘一次性補償金標準如何計算?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了解下。
一、解聘一次性補償金標準如何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延續了我國以往的做法。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中,規定了計算經濟補償時,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增加了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前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法和原有關國家規定計算經濟補償。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二、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怎么統計?
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應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如果由于各種原因,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及時簽訂勞動合同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如果勞動者連續為同一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但先后簽訂了幾份勞動合同的,工作年限應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
三、經濟補償金的工資基數是什么?
計算經濟補償時,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關于一個月工資是勞動者本人月工資、本企業的職工月平均工資還是當地月平均工資,在勞動合同法制定過程中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最后規定月工資是指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綜上所述,單位解聘員工,解除雙方勞動關系后,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解聘一次性補償金是按照員工的工作年限計算的,每增加一年多支付一個月工資,比如員工在單位的工作時間是十年,那么可以得到十個月工資補償。如果單位拒絕支付經濟補償金,員工可以到當地勞動監管部門反映。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企業改制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生產、買賣警用裝備罪辯護詞
2021-01-04房屋出租合同解除的情況
2020-12-03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判決書下來后還錢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6重大交通事故處理手續有哪些
2021-01-24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