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侵權責任需要哪些條件
1、行為
這里所謂的行為是指侵犯他人權利或者合法利益的加害行為本身。若無行為人的行為,就不會產生侵權責任。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違反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而實施的作為或者不作為。加害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作為侵權行為的作為,是指不該作而作;作為侵權行為的不作為,是指該作而不作。
2、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是指他人財產或者人身權益所遭受的不利影響,包括財產損害、非財產損害,非財產損害又包括人身損害、精神損害。《侵權責任法》在一般意義上采最廣義的損害概念,不僅包括現實的已存在的不利后果,也包括構成現實威脅的不利后果。
3、因果關系
侵權法上的因果關系包括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和責任范圍的因果關系。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是指行為與權益受侵害之間的因果關系,考量的問題是責任的成立。責任范圍的因果關系,是指權益受侵害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涉及的是責任成立后責任形式以及大小的問題。
4、過錯
過錯是指行為人應受責難的主觀狀態。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侵害他人權益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主觀狀態。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侵害他人權益的結果,但卻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主觀狀態。
二、相關法律依據
第三十二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三十三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未成年人侵權責任主要看行為、損害事實上面來決定的,對于犯法的行為是要受到懲罰的,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理財合同如何適用法律
2020-12-31村委會錯誤發放征地補償怎么辦
2020-12-04老賴拘留15天后怎么辦
2021-03-23網帖侵權責任原因不明的怎么處理
2020-12-23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25著作權訴訟時效改為三年了嗎
2021-02-11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