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存在缺陷怎么快速救濟
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產品如果存在質量缺陷的,快速救濟的措施包括,未造成人身損害的情況下與經營者協商賠償退貨事宜,造成人身損害的,可以立即報警處理。
相關法律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侵權責任法》
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二條?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產品缺陷經營者和生產者的責任
在產品侵權責任中,最重要的是確定承擔責任的主體問題。在產品侵權責任中,第一位的責任主體就是生產者和銷售者。
在生產者和銷售者之間,究竟應當由誰承擔責任,通例是依照受到缺陷產品損害的受害人的主張確定。受害人可以起訴生產者,也可以起訴銷售者。銷售者和生產者只要被起訴,不論其是不是產品缺陷的形成之人,只要消費者取得的產品確實存在缺陷,被起訴的一方就應當承擔侵權民事責任。因此,“最近”規則是: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受害人可以選擇距離自己“最近”的請求權行使。
產品侵權賠償責任的最終承擔者,應當是產品缺陷的造成者,是誰造成的缺陷,就由誰最終承擔責任。
因此,“最終”的規則是:一是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要求追償。
二是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產品如果存在質量缺陷的,快速救濟的措施包括,未造成人身損害的情況下與經營者協商賠償退貨事宜,造成人身損害的,可以立即報警處理。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醫療事故鑒定要哪些材料,鑒定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0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黨員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2021-03-26消費者維權打官司有啥要注意的
2020-12-29上班途中發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分手協議如何寫
2020-12-10輸官司對方律師費也要付嗎
2021-03-24交通事故怎么申請財產保全
2021-02-18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