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彩禮返還糾紛時要考慮什么
(一)要依所給付財物的性質是否屬于彩禮而區別對待。
一種是贈與,不屬于彩禮性質,如平時逢年過節的人情往來,一方買給另一方的衣物等。這些財物一般是由給付方主動給付,基本上是出于自愿,且數額較小,價值不大,屬正常的交際往來,表明一方在同居前的誠意和愿意與另一方交往的意愿,所給付的財物應認為是一種贈與,給付方不得要求返還。最高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10條也曾規定:“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贈與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另一種是附條件的贈與,屬于彩禮的性質,如訂立婚約時,另一方通過婚姻介紹人或本人直接向對方所要的財物,如聘金以及金銀首飾等價值較大的物品,這類財物是用來締結婚姻為條件而給付的,如婚姻不能締結,另一方是不會給付的,另一方據此取得的財物應予酌情返還,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9條的規定,原則上以不超過50%為宜。
(二)適用過錯原則。
如果造成雙方解除同居關系或離婚的原因是由于一方存在明顯過錯,比如違反忠實義務、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則應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過錯方予以制裁。如過錯方系給付彩禮方,接受方可以此抗辯要求減少返還彩禮的比例或不予返還;如過錯方系接受彩禮方,給付方可要求增加返還彩禮的比例或全部返還,以維護良好的社會風俗,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
(三)維護子女的利益。
由于在司法實踐中對離婚和同居關系案件的子女撫育費的標準都偏低,不足以保障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后子女的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需要,因此在審理彩禮糾紛時應優先考慮子女撫養權歸屬的問題,如子女由給付方撫養,則可適當增加彩禮返還的比例,如子女由接受彩禮方撫養,則可適當減少返還比例。
(四)對同居關系引起的彩禮糾紛應慎重審查。
依據《解釋》第一條的規定,同居關系包含兩種形式:一種是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另一種是當事人已按農村習俗舉行婚禮且以夫妻名義同居(也含極個別未同居)生活的情形。對第一種情形,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當事人倘若以夫妻名義同居,則有可能構成重婚罪,受到刑事追訴,因而一般情況下也不發生因彩禮而產生的財產糾紛。而對后一種情形,當事人除欠缺婚姻登記的形式要件外,基本符合婚姻的其余要件,雖然我國已不再承認事實婚姻,然而在婚姻登記制實行以前,三媒六證等婚俗是男女成婚的必備條件,而彩禮是雙方將已締結婚約的事實告知世人的一種形式,幾千年的歷史習慣在人們心里的沉淀并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這也是在解放后實行婚姻登記制五十余年來農村地區彩禮和以舉行婚禮為“結婚”標志的現象仍然流行,同居關系案件仍居高不下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因種種原因產生矛盾而難以一起共同生活的,一方訴到法院要求返還彩禮而發生的財產糾紛,在適用《解釋》第十條時,一方面應當嚴格的按《解釋》第十條的規定執行,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案件的具體情況和婚俗的影響,在具體適用時應當區別情況分別對待:
1、對同居時間的長短應作首要考慮,如不超過二年的,原則上應考慮返還彩禮,如已超過二年以上的,原則上不應返還。這主要是因為在農村地區,男女雙方雖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其同居的出發點是在于雙方組建穩定的家庭,其同居一定時期后也基本上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同居關系,事實上履行夫妻間和家庭間的權利義務,在經過一定的時間后,其“夫妻”關系也為當地群眾所認同,此時給付彩禮方再要求返還彩禮,于理不合,也不利于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9條規定所稱的時間不長,司法實踐中也一般掌握在以不超過兩年為宜。另外,從我國訴訟時效規定的角度考慮也是以2年為宜。
2、嚴格區分以婚姻為目的和表現形式的同居關系與姘居等其他形式的同居關系。其他形式的同居關系一般不以婚姻為目的,同居雙方雖然也有財產等經濟往來,但已不屬于彩禮的性質,當事人因其同居關系前后的財產往來在解除關系后引起的財產糾紛不應適用《解釋》第十條的規定。
(五)對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引起的彩禮糾紛,前提是雙方辦理了結婚登記,但未共同生活。
這首先要看是否屬《婚姻法》規定的借婚姻索取財物的情形,如個別人利用結婚為幌子,騙對方領取結婚證,一旦彩禮到手,仍然伸手要彩禮,就是不肯舉行婚禮與其共同生活,如屬于該種情形,由于是《婚姻法》所禁止的行為,應當認定為違法行為,由此所取得的財產應全部予以返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9條“借婚姻關系索取財物,離婚時,如結婚時間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的規定應不再適用,這樣也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在大多數情況下,女方獲得彩禮并不是明顯的借婚姻索取、詐騙錢財的行為,男方也只是遵從傳統風俗習慣而實施一種循規蹈矩的行為,彩禮在婚姻關系確立之前雖然歸女方所有,但在婚后一般都以耐用消費品(嫁妝里的家具、電器等)的形式進行到新的家庭,成為夫妻共同使用的財產,從而有利于夫妻關系的穩定。對于此種情況,可從分析造成雙方不能共同生活的原因如一方患有嚴重疾病予以隱瞞的、一方悔婚的等著手,如是接受彩禮方的原因則應返還大部分以至全部彩禮,但如果是給付彩禮方的原因,接受彩禮方則可不予返還或少量返還。現行的“女方退婚、彩禮全退,男方退婚、彩禮不退”的習俗在人民法院審理此類案件時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六)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第(三)項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這第(三)款是對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第(二)、(三)項的綜合認定,就是彩禮糾紛必須是婚前給付,如果是婚后的行為就不屬于解釋第十條規定的情形,同時也必須是導致給付方生活困難的,生活困難的標準如何掌握,實踐中標準不太一致,依《婚姻法解釋(一)》第二十七條的規定: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這一規定在彩禮糾紛中仍然應予以適用,但由于在農村地區,每個居民的收入水平由于農村居民沒有固定收入而難以查清,當事人也難以舉證,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1、是否是因為彩禮而背負了較多的債務,且該債務在離婚時仍然未能清償。負債較多的標準,可以當地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的兩倍為宜。
2、給付彩禮一方的收入情況和家庭經濟情況。如給付彩禮方本身屬于當地的低收入人群;給付彩禮引起給付方家庭財產的重大減少。
3、給付方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是否因給付彩禮而受到較大傷害。
4、在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的家庭,夫妻在婚后往往承擔了一部分因結婚支出的彩禮等所產生的債務,在婚后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實際上接受彩禮方也承擔了給付彩禮方因彩禮而引發的部分婚前債務,雖然給付方生活困難,也應當考慮減少返還彩禮的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在給付方生活困難時的返還同樣應受到結婚時間較短的條件的限制。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以便更好地了解知識,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