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商拒向消費者提供賣家信息怎么辦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由國家工商總局制定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正式實施。其中規定,經營者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將受到處罰。
同時規定,“商品已拆封”不得作為電商網店拒絕退貨的理由,故意拒絕或拖延退貨最高將面臨50萬元處罰。
二、未經消費者同意不得向其發送“廣告”
網購時,消費者往往需要向經營者提供手機號、住址等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可能面臨泄露的風險。《處罰辦法》指出,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所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請求,或在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仍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的,都將受到處罰。
工商總局消保局介紹,這里的個人信息包括消費者姓名、性別、職業、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住址、聯系方式、收入和財產狀況、健康狀況、消費情況等,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消費者的信息,“經營者必須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
三、4種行為視為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退貨
在網購無理由退貨中,商家常常以“已拆封”等為由拒絕執行,不少消費者遭遇維權門檻高、難度大。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明確規定,經營者通過網絡、電視、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時,應承擔七天無理由退貨的義務,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由拒絕。若經營者出現“自收到消費者退貨要求之日起未辦理退貨手續”、“以消費者已拆封、查驗影響商品完好為由拒絕退貨的”、“未經消費者確認,自行規定該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無正當理由未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這4種行為時,將視為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工商部門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最高處50萬元罰款。
此外,對于預付費消費,辦法規定,對退款無約定的,要按照有利于消費者的計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額。如果經營者對消費者提出的合理退款要求,明確表示不予退款,也屬于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記者廖*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